西海新闻网

庆祝改革开放40年:从“地下”到“天上”|青海|西宁|高金雄镕原

  青海见证

  “我是穿越新建的隆务峡、公伯峡循隆高速公路上来的,以前从循化到西宁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只用一个半小时。”

  “我是坐高铁来的,40分钟就到了。自从2014年12月底门源县跨入高铁时代后,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我们玉树人和果洛人大部分人都是坐飞机来的,原来乘车要整整一天时间,现在从‘天上’来只用了一个小时。”

  “我们海西人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了!想坐飞机也行,想坐火车也行,坐汽车走高速也可以,别提多方便了。”

  ……

  这是2018年初的全省“两会”上,本报记者有幸记录下来的循化、门源、玉树、果洛、海西的代表委员们的一个对话场景。

  高铁飞驰,高速通州,油路通县,航线加密,百姓出行基本实现无缝衔接……高原青海的交通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几乎每一个青海人都在这样感叹。

  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怀,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推进,青海这个偏居一隅的西部欠发达省份,坚定发展信心,奋力后发赶超,不仅开创了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时代,而且在交通强国战略的引领下阔步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公路建设日新月异。民小、花久、共玉、循隆等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39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市州全覆盖、所有县城通二级公路;畅通西宁“外环内网”交通格局雏形渐具,“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连通”的公路网主骨架已经形成。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铁路建设突飞猛进。兰新二线和西宁火车新站建成投运,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全面贯通,格库、格敦铁路加快建设,西成铁路先导工程开工,地方铁路实现零的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民航发展提速增效。新建了花土沟、果洛、祁连等机场,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一主六辅”机场运营格局形成;中东、东亚、东南亚国际航线开通,形成了辐射高原、通达全国、连接“丝路”的航线网络,青海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民用机场和交通枢纽。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青海交通运输战线牢牢把握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黄金期,持续加强公路、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增强综合运输保障能力,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5年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累计完成投资1638.75亿元,占到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10左右,成为提振国民经济的强劲引擎。

  打通大通道,构建大枢纽,支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青海交通运输战线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战略,5年间累计投入116.9亿元支持地方公路建设,建成公路里程1652公里,使东部地区路网布局不断优化,西部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基本实现高速化,南北连接更加畅通,西宁、格尔木两大枢纽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青海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每年投运一座机场、每年建成一座机场、每年开工一座机场,青海空港的羽翼日渐丰满。今年3月25日全国民航换季以来,青海人惊喜地发现,新航季德令哈、花土沟、果洛3个支线机场至省会西宁的航班总量大幅增加,其中西宁-德令哈由每周7班增加至每周13班,西宁-果洛由每天1班增加至每天2班,花土沟由每周4班增加至8班,并在保持与敦煌、西安联通的基础上,实现了与西宁的直接联通。紧随其后,西宁曹家堡机场又升格为国际机场,使青海对外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

  与全国高铁网互联互通,在全国率先启动基本航空服务试点,强壮服务农牧区的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有效推动了区域和城乡间的协同发展。5年间,铁路旅客发送量累计达到4271.8万人次,年均增长18.3%;民航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万人次,累计达到2324.5万人次,年均增长16.2%;全省98.6%的乡镇、97.1%的建制村实现通达通畅,成为青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

  “早上坐火车去西安,中午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羊肉泡馍。”曾经这样的调侃,如今已不再是说笑。2017年夏天,青藏铁路公司首趟西宁至西安北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作为我省首次开行西安方向的动车组列车,此举标志着青海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将极大促进和方便青海与内陆省份的互联互通。同时,西宁至西安北、太原南动车组列车开行后,西宁至西安的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至4.5小时,西宁至太原的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4.5小时缩短至8小时,将成为青海通达陕西、山西及内地城市群间的快速便捷通道。而格库、格敦铁路的相继开工,也让青海与邻省的联系更加密切。

  翱翔在蓝天的“神鹰”,驰骋在高原的动车,蜿蜒在崇山峻岭的车流……日益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一个又一个综合客运枢纽相继建成,手机App订票、电子支付、自助取票等便利的交通出行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丰富着人们的出行体验,更为全省上下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了新的支撑和保障。(马 新)

  青海行进

  “讲习所”里话幸福

  “吃穿不愁,住上高楼,上下电梯,做饭燃气,干净清洁,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党的政策,普照大地……”,这一天,在西宁市城中区饮马街街道上滨河路社区青微党支部“新时代讲习所”里,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陈有贵为表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感慨,现场朗诵了一首自己编写的顺口溜,赢得现场一片掌声。

  为全方位、多层次感受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上滨河路社区举办“改革开放40年,人民群众话发展”活动,组织辖区老党员、居民群众一起回顾过去40年的变化。

  畅所欲言的气氛,让会议室里一下热闹起来。“变化,我们住这条街上的最有体会”,家住五一路16号的社区居民马春花第一个发言,“别的不说,五一路花园广场就是见证,附近的居民有了休闲的地方,想去公园,家门口就有了!”

  五一路10号的回族居民马海山也举起手说:早些年我们取暖、吃饭烧的都是煤,烟雾缭绕;院子里到处都是停得乱七八糟的车,地上也是坑坑洼洼的。现在你看,天然气通入家家户户;老旧楼院穿上了新衣,不但美观还保暖;院子里干净整洁,走在路上心情都不一样!

  社区党委副大大围绕活动的主题“表了态”:“是呀!在四十年的奋进中,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发展。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变化,显示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实现了由做大到做好,再到分配好的重大转变……简单说,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大家伙儿需要的,早已经不是吃饱穿暖这些早已实现的事情这么简单了!”

  “大家还记得咱们社区办公场所从前什么样不?两间不到80平方米的楼房,还在三楼,上点年纪的人上到楼上气喘吁吁。”一位60多岁的居民在讲台下小声说道。

  “当然记得,不过您再看看现在,32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居民来办事儿,来参加活动,心气儿都不一样。还设有墨香苑、妇女儿童之家、图书角等活动场所。从2015年起每年民政部门还下拨给社区1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好多以前想干又干不了的事儿,现在都有了着落!”社区工作人员小刘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

  七一路483号居民刘大妈是位退休教师,她说:我们二楼有个大阴台,虽然方便了大家养花,但也有安全隐患,为这事儿,社区又争取费用安装防护栏,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要我说变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咱们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区有心也有力,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这就说明,国家富强了,咱每个人都跟着沾光呐!

  青微小区党支部大大唐福顺竖起大拇指说道:“我们的祖国是越来越强大了,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的交通了,年轻时向往南方,可是路途太远,耗时又耗力,现在就不一样了,随时随地一张机票想去哪里就飞去哪里,根本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只有你不想去的地方。”党员张利华也赞同地说道:“国家经济发展如此之快,这是40年来伟大的改变,作为老百姓,咱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吃、穿、住、行等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老党员,我们更应该在这个小区内发挥好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将小区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养的幸福家园!”

  ……

  时间过得飞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的所见、所感,眼看着天色将晚,上滨河路社区大大侯海霞在掌声中作了个“小结”:“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如习大大说的那样,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我们作为社区干部,也会脚踏实地,做好民生工作,让各项惠民举措更有深度、充满温度、保持力度。具体来说,我们还将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发展!大家就等着享福吧………”(乔 欣)

  青海亲历

  高原生态保护,是我一生的事业选择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青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

  1982年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后,我离开家乡陕西来到了青海,从此,踏上了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研究的征程。扎根青藏高原,这不仅是生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事业的选择,这里神秘又充满了机遇,同时,在生态保护和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等很多方面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只要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肯定能出成果。

  初来青海,这里与我在书上了解的一样,地域辽阔,山川瑰丽,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富饶。但同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之当时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价值缺乏深远的认识,在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人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高原草地资源盲目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草地生态系统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还记得初来西宁的那几年,山是荒山,每年的春节过后,都是黄沙漫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超载过牧引起了草地的严重退化,到九十年代,这期间我已经全面开始对草原合理的载畜能力、高原草地生产力、营养动态及家畜需求等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当时的研究工作不论在气候还是工作环境都有着诸多的困难。高海拔、低气温,加上冬季大雪封山、交通不便,从西宁坐车去海北藏族自治州都得七八个小时,更不论玉树、果洛。而且研究手段不高,在可可西里、三江源等一些无人区,观察野生动物时都只是趴在草地上用望远镜观察。在我和我的团队为生态恢复做研究及示范工作的同时,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逐步重视。

  从2000年起,我在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将工作地域逐步拓展到三江源地区;

  2005年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国家投资75亿元;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青海也确立了生态立省的战略;

  2016年大大大大来到青海考察提出要扎扎实实保护生态环境;

  2018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为青海的生态恢复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资金保障。

  建立了牧草良种繁育、以恢复植被为目的的多年生人工草地,完成了天然草地补播施肥及除莠灭杂、将生态恢复与区域畜牧业生产紧密结合,探索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畜牧生产、农牧民致富的双赢模式,指导完成“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5万公顷,创建了“夏季放牧+冬季育肥”两段式畜牧生产新模式等等,一项项技术创新及应用,青海的草地生态逐渐变好。

  如今,这里的春天已经没有了黄沙,气候的暖湿化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也让城市的南北山染上了绿色;在青藏铁路沿线都时常能够看到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交通的便利和科技的支撑,我们的野外考察不再只是依赖人工,遥感等手段的应用也让我们能够获得更精准的数据。记得去年在五道梁无人区观察藏羚羊时,就是通系留气球携带热红外相机,发现了藏羚羊在夜间的觅食、饮水、交配等行为特征。

  2012年我调往成都工作,时隔6年我又申请重新回到了这片所熟悉的土地,想要用尽可能长的时间继续这份热爱了大半辈子的工作,不管是辛苦的野外调查、技术体系的创建还是数字化平台的建立,我都希望能够继续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东风,带领着我的团队,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牧民收入双赢的目标下,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我也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的努力下,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写到的,既有帐篷也有牦牛,还有藏野驴等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人间仙境一定会出现。(讲述人赵新全  记者王臻整理)